即使不是北上广深,如今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早晚高峰期的堵车已成为常态。

当年北京为了缓解拥堵,于是推行了小客车指标摇号制,摇号网站的域名是“bjhjyd.com”也就是“北京缓解拥堵”拼音首字母缩写,但在摇号制度推行多年后,交通仍未有明显的改善,以致于有网友调侃bjhjyd应该指“北京还将拥堵”。

遇到堵车,很多人恨不得自己是《冒牌天神》里的金·凯瑞,弹指间前方车辆老实让道。

但科幻归科幻,现实归现实,遇到堵车,我们理应遵守交规、文明驾驶,给他人也给自己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只不过,总有一些像上海这位路虎司机这样的“路怒党”,道路越堵,他们越不讲理。

上海路虎车司机:我是怎样在1分钟内被扣光12分的

7月2日,网上有段行车记录仪的视频火了,从行车记录仪拍到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一辆原本在右侧道路行驶的绿色路虎车,在向左变道的时候不仅不打转向灯,硬要将车加塞到视频车的前方。

尽管视频车拒绝让车,但是在红灯变绿灯的时候,前方的出租车刚刚驶离,路虎车无视地上的实线,马上就加塞了上来。

加塞成功后,路虎车司机似乎非常得意,自己摇下车窗,对着坐在视频车指手骂脚,此举像是给路虎车友会“长了志气”。

刚骂完视频车司机,路虎司机直接闯红灯扬长而去。从加塞、实线变道再到闯红灯, 1分钟之内,路虎司机已经3次违法。

好在行车记录仪拍下了路虎车主从加塞、骂人再到闯红灯的整个过程,于是在事情过后,视频车司机打开了《上海交警》APP,提供了相关信息与证据,举报了路虎司机的违法行为。

而交警的反馈也是大快人心,路虎司机因为闯红灯被扣6分罚款200元,因为实线变道被扣3分罚款200元,因为加塞被被扣3分罚款200元,一本驾驶证上能扣满的12分,就这么被扣光了。

惩罚,是为了让人不再冲动

虽说罚款金额不大,但是7月2日下午的一时冲动,已经让这位路虎车司机付出了驾驶证被吊销(因为扣满了12分)的惨痛代价,但是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这是对冲动最好的惩罚。

回头看整件事,从司机的一系列“症状”中,我们都能判断出这是典型的“路怒症确诊病例”。学过法的人都清楚,震慑与惩罚都不是不是法律的目的,维护社会秩序才是,作为汽车媒体,我们并不是想对吊销驾照一事幸灾乐祸,我们更关心为何近年来的“路怒症”就如同流行性病毒一样难以灭绝?面对路怒症,我们能否拿出更有效的对策?

近些年来,因路怒症”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早在2015年,中科院心理所对来自北上广三地的900名司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约有35%的受访司机承认自己属于“路怒族”,而且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路怒症”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正呈现增速增长的趋势。

“路怒症”情有可原,遵规守纪更应牢记

为何“路怒症”难以灭绝?首先,近年来私家车保有量呈上升态势,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66座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全国私家车保有量首度突破2亿辆,我们分析,这一数据意味着不少城市的交通压力呈上升态势,越来越多城市正向“堵城”靠拢。哪怕是5年驾龄的老司机,看到越来越拥挤的交通自然觉得更加心烦,明明是车堵在路上,却好像有股气堵在心里。

再者,近年来在路上的新手司机越来越多,2017年是我国新增驾培企业(全部企业状态)超过8千家,是有史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2020年上半年,外国新增驾培相关企业2,707家,随着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4月新增相关企业多达687家,环比增长53.69%。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报名学车,在“驾考热”影响下新手司机越来越多,他们往往因为驾驶技术不够熟练,给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带来诸多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老司机”们的情绪。

此外,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日趋增重,不论是生意人还是上班族,几乎都是在争分夺秒地在事业道路上拼搏着,当他们开着车在通勤路上行驶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尽快赶到目的地,对拥堵的交通他们似乎难以忍受,为了赶时间,其中有些人就会像上海这位司机一样,做出了越实线、加塞、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

即便如此,不管马路多堵,压力多大,以上客观因素均不可成为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理由,我们更不可因为这些客观因素,从一个遵规守纪、理性冷静的驾驶员变成了一个开斗气车的“路怒族”。

事情越急,越不能闯红灯和超速,比起迟到,我们更担心的是永远都到不了,除了生死以外,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是无法挽回的,安全驾驶与文明驾驶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扣分和罚款,更是为了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