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第三季度收盘时,显而易见的是,汽车制造商自发的排放丑闻-柴油门(Dieselgate)继续产生影响。

大众汽车宣布

周五早些时候,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受到25亿欧元(约30亿美元)的打击,因为该汽车制造商努力维修或回购有问题的涡轮柴油。

该汽车制造商在周五的一份声明中说:

“在第三季度,负的特殊项目约为预计25亿欧元将负担经营成果。原因是与2.0升TDI车辆的回购/改装计划有关的条款增加了,这是北美定居点的一部分,事实证明,该定居点在技术上更加复杂和耗时。

为了将其翻译成英文,这家汽车制造商遭受了25亿欧元的打击,因为将2.0升四缸涡轮柴油动力装置固定在丑闻的中心比预期的更具挑战性且成本更高。因此,这家汽车制造商面临更多成本,因此降低了其第三季度运营业绩。

这是什么意思?独家新闻:

汽车制造商同意回购

大众在去年年初解决主要的Dieselgate消费者集体诉讼时,同意如果没有针对Dieselgate问题的修复程序,则它将从美国车主手中购回车辆。同时,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车主可以抓紧自己的汽车,当有可用的修理工具时,它将免费修理。

可用的第一个修补程序涵盖了更高版本的2.0升涡轮柴油发动机。这些车辆是最容易维修的,因为所有大众汽车只需要修补丑闻中心的“失败开关”代码。这些车辆大多数是2015年和2016年的新型涡轮柴油发动机,丑闻爆发时停在经销商处。较旧的2.0升四轮驱动汽车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有趣的是,事实证明,参与Dieselgate的所有大众汽车都以某种方式配备了处理排放的设备。尽管该汽车制造商从未实施过尿素甲醛排放掺杂(首选解决方案),但系统的主要部分已经到位。但是,它们的尺寸过小。

访问Torque News主页以获取更多故事。

(根据最近详述德国汽车行业活动的文章,所有德国汽车制造商都在所有问题上保持联系,各个委员会都充当了各种信息交换所的角色。在审议过程中,他们决定自宝马发明该系统以来,它将获得掺杂剂的最大份额。同时,大众可以使用掺杂剂,但其系统必须小得多。)

问题的根源

大众没有选择允许使用的小型掺杂系统,而是决定采用自1970年代中期催化重燃以来一直存在的排放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两级排气流捕获功能。第一级别是主要级别。第二个是排放物捕获,在此排放物被再循环并经过高热/催化再燃烧。尽管听起来像系统应该工作,但除非将热量提高到最高水平,这会影响车辆的性能和行驶里程,否则不会。此时,大众决定在其排放控制系统中实施“故障开关”。

大众秘密地做出了这个决定,显然也相信这样。直到研究团队对大众“清洁柴油”的结果产生怀疑之前,它一直是秘密的,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历史了。研究人员对其他控制车辆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宝马(BMW),它偶然使用了BlueTec。仔细观察结果,研究小组发现大众汽车始终表现不佳,一些涡轮柴油机排放的氮氧化物高达允许水平的40倍。

车队首先将结果交给了大众汽车。据报道,大众试图解决该问题,但他们应用的修复方法无效。接下来,将结果移交给环境保护署(EPA),后者展开了调查。大约一年后,该调查引证该汽车制造商为代理。最终,探测导致了Dieselgate。

两年来,Dieselgate的烹饪水平很高。但是,大约六个月前,随着主要法院案件的和解或正在解决的途中,一切都得到了解决。但是,每当汽车制造商看起来好像可以将Dieselgate置于其后视时,都会发生其他事情,从而引起新的活动。最近,问题出在大众试图实施的修复程序上。它们导致了延误并增加了成本。

成本不断攀升。最初,这家汽车制造商认为上限为250亿美元(对消费者而言为146亿美元,对经销商,EPA等机构和司法部以及各州而言为约100亿美元)。事实是,由于其他行动,成本已逐渐增加。这些额外的活动显然使成本增加了至少20亿美元。大众汽车公司在技术上遇到困难,要承担30亿美元的费用,这又使公司的成本超过了300亿美元。

美国计划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大众将大部分成本归因于其美国回购或维修计划。在世界其他地区,大众汽车自两年前承认操纵测试结果以来,已经召回了1100万辆汽车。在1100万辆汽车中,大部分-850万辆-在欧洲。

减记使一些分析师感到惊讶。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的Bankhaus Metzler的分析师尤尔根·皮珀(Juergen Pieper)说:“考虑到涉及的汽车数量不是很大(约600,000辆),这项规定的规模令人惊讶地巨大。”“这表明大众离丑闻还有一段距离。”

与此同时,原本希望能进一步消除丑闻的汽车制造商又遭受了一次挫折。本周慕尼黑检察官逮捕了大众汽车的前顶级工程师沃尔夫冈·哈茨(Wolfgang Hatz)。

Dieselgate产生的一大主要后果是,许多人不再使用柴油。消费者关注的是已经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污染和驾驶禁令。反过来,这也加剧了大众汽车的问题,因为该汽车制造商依靠柴油来增加利润,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资源:路透社,彭博社,汽车新闻